■本报记者 齐国霞
当前,我市迎来入夏以来的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下开车,如何保障行车安全呢?对此,记者采访了专业人士。
“如果开车时在车内闻到汽油味、焦煳味或者出现仪表盘不亮、车头冒烟等情况,大多是车辆自燃的征兆,要马上靠路边停车并熄火断电。汽车自燃多因电路老化引起,所以应马上切断电源,防止继续通电燃烧。驾驶员一定要及时停车进行检查。”某汽修公司负责人沈文龙说。
沈文龙告诉记者,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一旦遇到汽车冒烟、有明火的情况,要马上离开车厢并报警求救,或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用车载灭火器灭火。遇到火情时,不要贸然将引擎盖完全打开。一旦猛然打开引擎盖,氧气会迅速进入,火焰可能会突然变大,容易导致烧伤。正确的方法是先将引擎盖开一条小缝,用灭火器从缝隙处对准着火部位喷射,或等氧气进入一会儿后,再慢慢全部打开引擎盖,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沈文龙告诉记者,大部分车辆自燃都发生在夏季或者高温天气。要避免发生车辆自燃事故,就要养成定期检查发动机舱油路、电路的习惯。如果发现线路明显破损,应到专业的维修保养店进行修复。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如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放在车内。在高温曝晒的情况下,这类物品发生自燃、爆炸的概率非常高。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也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高温环境下易发生电池鼓包,有爆炸危险,也不能长时间放置在高温车内。
若汽车长时间行驶在高温下,驾驶员应该中途多休息。不要让车子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那样会加速车辆橡胶部件老化,增加自燃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