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莉
近年来,国家注重在制度规范层面持续织密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法治网。如何在家庭和学校层面筑牢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育人防线,仍是相关主体需要长期协同和积极应对的现实课题。
家庭教育是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关键。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肩负起未成年子女监护人的育人职责,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规范。具体而言,家长要具有为人父母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对孩子进行积极陪伴、情感陪伴和有效陪伴,努力培养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需求与困惑,积极寻找短视频的替代性满足事项。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短视频相关科普知识,帮助孩子了解短视频推送相关的脑科学知识和算法逻辑,揭开短视频背后的“神秘面纱”。也可以与孩子共同制订课余时间的活动计划,鼓励和陪伴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书籍阅读、手工制作、烹饪美食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将短视频对青少年的高频率刺激变为实体端现实生活的低频率刺激。
学校教育是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基础。学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改进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设计,完善教学安排,培养青少年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可以通过运用微课、慕课等教育信息化成果,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通过信息技术课、学生社团等,引导学生在高新科技、智能技术等领域“高阶用网”。
家校共育为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构筑重要防线。家长与学校应强化沟通与联系,及时就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表现与心理状况进行交流。学校要主动作为,切实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通过家长会、智慧校园等平台向家长宣传防范短视频沉迷的知识。学校也可以依托提供课后服务的社会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等,为家长提供知识、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持。
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有赖于政府管制、行业规范、企业自律、家庭育人、学校教育、社会支持、用户自律等多主体、多方面协同推进,从而充分发挥短视频的积极作用,让青少年在数智时代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