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东 孙 震
6月26日,记者在郾城区裴城镇宋岗村看到,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坑塘边长满了艾草,微风拂过,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艾香。
“我们利用林地空间套种艾草,发展特色产业,小小艾草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还成了郾城区林下经济的新名片。艾草种植投资小、易管理、产量高,一年可收割三到四茬,每亩年收入3000元以上。”郾城区禾润家庭农场负责人闫寒飞说。
鲜艾草可净化空气、驱蚊虫,晒干后可制成艾草养生枕、艾草足浴包、艾条等产品。近年来,艾制品市场需求量激增,闫寒飞看准时机,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林下大面积种植。该农场现有林下艾草种植基地300余亩,拓展艾草种植基地3000余亩。
“产业想旺,链条得长。”2022年,河南艾禾润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两年来,该公司多元化、多维度发展全产业链多品类艾制品,并与农林专家、漯河医专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艾草种植的科技含量。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各种加工设备开足马力,二十多名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仓库,艾柱、足浴包等产品被装进快递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公司还组建了电商团队,采用‘线下+线上’的销售模式,产品供不应求。”说起销量,闫寒飞高兴地说。闫寒飞调研市场后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养生。针对上班族缓解压力、差旅便携等需求,闫寒飞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艾润身”“萱瀹本草”两个品牌的艾草贴、香薰粉、艾草香膏、艾草泥、养生枕、艾绒被等系列产品,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正在卷艾柱的宋岗村村民闫爱琴告诉记者,她家里种有艾草,艾草收获后直接送到公司,不发愁销路。同时,她还能在公司打零工,为家里增加收入。
随着艾草产业链的不断延长,艾草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闫寒飞有了更高的目标:打造“艾草种植+艾草深加工+艾草理疗+艾产品销售”完整产业链。
“目前,位于召陵区洋河路的古法艾灸馆正在装修,预计7月底营业。”闫寒飞说,艾灸疗法绿色、安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他现在正招聘、培训艾灸师,准备在市区开多家加盟店,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的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