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现在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是在流通环节的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因此,节约粮食,不仅要在消费端推行,还应该在供给端推进节粮减损。
粮食损失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采收储运环节,农户缺乏科学储粮意识和专业知识,加之冷链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粮食损耗率大;二是在加工销售环节,商家为满足消费者喜好精细加工、过度加工,导致粮食损耗严重。
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建议加大对科学储粮的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扶持和资金帮扶,为农户提供高效的收割设施和储存条件。其次,加快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鲜食物终端配送机制,减少农产品运输损耗。此外,应对食物的边角废料进行集中高效分类处理,避免过度加工造成浪费,最大程度提高粮食利用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节粮减损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更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这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真抓实管,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抓好抓实抓细节粮减损,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攥紧“粮袋子”,把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