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站在讲台上,有种发光的感觉。”李秋艳是漯河实验高中的一名化学老师,6月21日,当她和记者谈起自己7年来的从教感悟时,脸上依然写满兴奋,“课堂上,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像聚光灯打在我身上,那种感觉特别棒。这份期待是动力更是鞭策,督促我不断研究教学方法,用心上好每节课,关注每个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李秋艳的授课特点。每一节课,李秋艳都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精心备课,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科学美”。
面对课堂教学改革,李秋艳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我也曾经从他们这个年龄走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精讲留白环节,我经常会融入生活趣味实验,把枯燥的化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李秋艳说,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更直观地学习知识,为学生们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李秋艳善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突破创新。2022年11月,她撰写的《高中化学教学与对分课堂融合实践的教学反思》在漯河市教师教育工作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她注重让我们动手做实验,而不是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同学们都喜欢李老师的课。”学生小刘提起李秋艳竖起大拇指。
李秋艳是一名“90后”,在大人眼中还是个孩子,但身为班主任的她说,自己早已是学生们的“总家长”。
“我得全方位了解班级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上。”李秋艳说。在班级管理中,她秉持“育人之德,以德育人”的理念,始终践行感动教育,坚持用爱触动和润泽学生的心灵。同时,她敢于创新,每月制订班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计划,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习惯带动思维,以思维改变自我行为。”李秋艳说,正是在这样的班集体中,让她看到很多孩子的进步。
小雅是李秋艳班上的一名学生,她的不自信导致成绩总是起伏不定。发现这一情况后,李秋艳对她格外关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她谈心,每次批改作业发现问题时,都会把她叫来当面进行指导。
“格外关注小雅后,她变得自信了,成绩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李秋艳说,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后,小雅抱着她说:“老师,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班主任。”那一刻,李秋艳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