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4日 星期

未成年人网购乱象待规制


■王凌杰

近日一则微博热搜让网友叹息不已:一名14岁的男孩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使用母亲留下的手机在数个直播间疯狂购买球星卡,结果欠下了9万多元的债务。然而,母亲的治疗费已耗尽家中积蓄,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父亲难以偿还这笔巨款。目前,其中一家直播间同意退款4万元,平台也在协调处理剩余债务。

一般而言,未成年人的消费应受到家长的指导和约束,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借助直播间这种缺乏有效监管的购物方式进行网购,甚至沉迷于这种赌博式的体验。对未成年人来说,盲盒式的消费模式一方面会消耗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易影响心理健康,甚至诱发违法行为。

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对未成年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案中,14岁男孩短时间内在直播间消费高达9万余元,远超出一般未成年人日常消费的合理范围,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在其法定代理人未同意或追认的情况下,该民事法律行为可属无效。

但在直播带货的场景中,交易行为往往缺乏物理层面的证据。家长难以直接证明是谁在操作设备进行消费,特别是在本案中,男孩使用其已故母亲的手机和账户,这更增加了举证难度。这种举证困难不仅是程序上的障碍,更折射出平台规则及相关法律在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时的不足。

要从根本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全方位治理。首先,直播平台要进一步完善年龄认证和家长同意制度等平台规则,如出现此类大额的消费时,平台可采取如人脸识别、电话确认等额外验证措施,切实履行平台注意义务;其次,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并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手机、银行卡等;再次,学校和社会要加大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理性消费教育的力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直播带货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沉迷于盲目消费的现象。总之,应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加强事前的防范和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