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8日 星期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召陵样本”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漯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漯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统战工作先进集体……召陵统战工作硕果累累。

召陵区是全省46个民族宗教工作重点县区之一。这片4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回族、满族、蒙古族、白族、撒拉族等17个少数民族,总人口5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0043人。

近年来,召陵区委始终将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立足区情实际,突出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召陵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画好政治引领“同心圆”

“抓好基层统战工作一定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突出政治引领,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力量和资源就要汇聚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召陵区委书记李湛在今年的全区党务工作会议上表示。

近年来,召陵区委坚持把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研究落实;区委常委会每半年研究一次统战工作,明确区委书记第一责任和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区委统战部还不定期召开部长办公会,研究解决基层统战工作遇到的问题。

为抓好工作落实,召陵区委统战部强化督导促执行,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七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活动。积极争取民族发展资金74.4万元,为少数民族聚集村修建道路3条1100米、整治黑臭水体坑塘1处、修建民族团结进步游园1处、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1条,美化了村民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今年又争取到民族发展资金32万元,为后油李村新建占地15亩的蔬菜大棚7座。同时,组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