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7月30日 星期

夏季要警惕“情绪中暑”


炎炎夏日,持续的高温天气下,上班族不仅要做好防暑降温的个体防护,还要警惕“情绪中暑”。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增强,人们会在情绪、心境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容易情绪失控,甚至频繁与人发生摩擦及争执,这就是“情绪中暑”,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发生“情绪中暑”。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呢?

一是遇事要心平气和,尽量保持平和心态。要学会情绪转移,在心烦意乱时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是静坐沉思,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自己的心灵吹风纳凉。想象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想象自己遨游于冰天雪地里,降低心理热度。

二是保证睡眠,调剂好饮食。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中,应尽可能地增加休息时间,并注意饮食调整,增加营养,重视夏季的养生之道。

三是注意调节情绪,养成“慢”习惯。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要想彻底消除“情绪中暑”,就要学会通过释放或调节来给情绪“消暑”;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避免“中暑”状况持续时间过长。

“情绪中暑”说到底还是一种情绪紊乱。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应该时不时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防止日积月累下情绪突然失控。如果是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表达的人,遇到烦心事更要敞开心扉,多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疏导负面情绪,有助于获得心灵的平静。

据《工人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