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5日 星期

蝉鸣声声


■王海川

三伏天,骄阳似火,耳边蝉鸣声此起彼伏。蝉鸣,是夏天的乐章,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我的童年时光里,少不了蝉的身影。

在我的老家,没有蜕变前的蝉被大家称为爬叉。小时候,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三五成群去摸爬叉。那时候,农村家庭还没有普及手电筒,抓爬叉真的是靠“摸”。每当吃过晚饭,我就和小伙伴去房前屋后的树上摸爬叉。在树上一摸,就能抓到正在笨拙地往上爬的爬叉,感觉收获不少了,便高高兴兴地带回家。

蜕变后的蝉栖息在高高的树干上,个头小,藏在枝叶之间很难被发现。不过,蝉鸣声往往会暴露它们的位置。

每当树上传来蝉鸣,我便和小伙伴聚在一起,找来一根长棍,用长头发或长马尾毛在长棍顶头扎成活结。捕蝉工具做好后,我们悄悄来到树下。“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家屏息凝神,仰望蝉鸣处,生怕惊动了这“夏日歌手”。蝉的警惕性极高,因此捕捉他们需要把握好角度和力度。由于我们“技术过硬”,因此半天就能捉到不少。捉回来的蝉,尤其没有蜕变的,往往会变成我们的一道美味,通常都是油炸,偶尔也会烤着吃。大人们将爬叉用盐水浸泡洗净,沥干水分后放进油锅小火慢炸,直至表面金黄才捞出,撒上盐和辣椒粉,入口酥脆,那味道令我回味无穷。

上学后,我从书上学到了很多关于蝉的成语,如薄如蝉翼、蝉不知雪、黄雀伺蝉、金蝉脱壳……每个成语都透着先辈对大自然认知。书上还说,蝉在没有蜕变时一直生活在地下,要在黑暗的泥土里生活好几年才破土而出,而当它们趴在赖以生存的“大树”上肆意鸣叫时,生命也即将终结,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蝉的一生使我懂得,要活在当下,不逐名利,不贪富贵,怡然自得尔!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