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霞
大周村是中原大地上一个小角落。大周人像蒲公英一样飘向全国,又如风筝般被家乡的土地和亲人牵引着,或回馈家乡,或在受伤失意时回来疗伤。《大周表情》一书中描绘的是中国农村最普通最常见的模样。
《大周表情》以“我”的采访为线索,以大周村十六个姓氏的绵延发展为核心,将大周村的村落布局、人文生态及各色人等编织在一起,形成井田式关系网络。这是典型的中原地区平原村落的格局。
周瑄璞是出生于临颍县大周村的陕西作家。她敏锐又饱含深情地凝视着家乡,其创作经历了从宏大历史叙事、家族叙事到非虚构的过程。在长篇小说《多湾》《日近长安远》《芬芳》等作品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她创作了纪实文学《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大周表情》,以她在出生地的见闻和感悟为基础,真实而细腻地描绘出当下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场景和人情人性。
《大周表情》是《回大周记》的续篇,也是2023年度“中国好书”《芬芳》的母本。大周是周瑄璞观察、认识世界的一个切口,她以历史性、世界性的眼光审视大周,深沉热爱着这片土地。对她和大周的游子们(如安清)来说,大周是家乡。“故”是曾经,“家”是永远。创作《回大周记》时,周瑄璞说故乡是回不去的。正因为回不去了,才会热爱与想念。她的非虚构写作是典型的沉浸式写作。她发现出走半生,大周依然是家乡。她和村里很多人都有着或远或近的“本家”关系,有共同的血缘亲情和精神纽带。她热切地想为家乡多做点儿事。她的书写使大周进入读者视野、走进网络空间,以至于镇政府想在周瑄璞家老宅建设“大周文化小院”,以促进当地文旅发展。“大周文化小院”的筹建是书中的副线,贯穿于采访、叙事始终。“我”一次次回到大周,跟镇政府、村委会、村民、邻居沟通交谈,一次次修改方案,协商的结果是自家人筹集资金建设“南院”,圆了父辈的家乡梦。围绕“南院”建设,大周村乡村管理、建筑生产、镇村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等铺展开来,现实得以充分展露。
大周村的故事围绕着“我”的采访和写作而展开。开篇部分,“我”不厌其烦地讲述了大周村的历史和现实。大周村以树的形象屹立在中原大地,随着时光流逝而根深叶茂。周瑄璞在塑造人物群像、铺叙大周全貌时,细致刻画出大周村人的精神谱系,每个姓氏都有家族传统和家风传承。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在人物的叙述中逐渐明晰,每一次历史变革、自然灾害等都给大周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百岁老人邓氏的一生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断代史。
《大周表情》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描绘着大周村的全景风貌,周瑄璞说:“不必歌颂,也无须鞭挞。如实呈现,就是最大的热爱。”读懂大周,就读懂了中国。
周瑄璞的语言质朴鲜活灵动,如颍河水缓缓流淌,偶尔汹涌,间或泛起涟漪,读来若春风拂面,温暖润泽。河南方言的精妙运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使《大周表情》具有了语料库的价值。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