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22日 星期

“聆听”漯河,何以中国!

贾湖遗址博物馆(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记者 张伟伟

8月19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探源漯河专场推介会在许慎文化园举行。由媒体记者、网络达人、在豫留学生等组成的采访团,深入许慎文化园、贾湖遗址博物馆等地,探寻我市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拥有贾湖文化和许慎文化两张文化名片的漯河,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镌刻下“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

浩浩史河

文明星火在此点燃

距今约9000年至7500年的贾湖遗址,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其考古成果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贾湖遗址相继入选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名单,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镌刻着它的亘古辉煌。

中国史前考古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对贾湖文化给予高度评价:“贾湖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中华文明的星火从这里点燃。”

在这里农耕萌芽——

奔流而来的河水,淤积出广袤平原,贾湖先民在这里筑建房屋、驯化家畜、制作陶器、种植水稻、结网捕鱼……春耕时节,水田如镜,阡陌纵横,一派生机勃勃的画面。谁能想到,这是9000年前人类生活的真实场景。

在这里礼乐肇始——

谁将仙蜕截星筒?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由丹顶鹤尺骨制成,打破了先秦只有五声音阶的结论,是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改写了中国和世界音乐史,其中一支骨笛被河南博物院收藏,成为该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在这里文字滥觞——

汉字究竟从何而始?贾湖遗址博物馆陈列着若干块龟甲碎片,龟甲上的刻符如同文明在混沌之中睁开的眼眸。经测定,这些刻符早于殷墟甲骨文4000多年。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汉字源头。

在这里酒香悠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专家从贾湖遗址发掘的大量陶器的残留物中分析发现,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方法。(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