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8月26日 星期

程越峰:用镜头讲述漯河故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杨 光

程越峰早年在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对摄影情有独钟。30年来,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把镜头对准沙澧大地,用一幅幅优秀的摄影作品讲述漯河故事,展现城市发展的辉煌历程,为宣传推介家乡作出了贡献。

2009年9月,程越峰得到一个线索:在召陵区姬石乡康洼村有一个一岁半的女婴小梦茹,刚出生就被遗弃,后来被好心人康喜庆夫妇收养。小梦茹一岁的时候肚子出现异常肿胀,经CT检查发现她肚里有一个孪生寄生胎,占据五分之四的腹腔,如果不及时手术将会危及生命。但两万元的手术费对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程越峰立即背上摄影包,骑电动自行车奔波二十多公里赶到康喜庆家中采访、拍摄。后来,关于一岁半“怀孕”女童的报道被各大媒体和网站刊发,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网上阅读量达几十亿次。社会各界纷纷为女童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最终,小梦茹得到救治,回归正常生活。

2005年,程越峰持续跟踪采访了后来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洪战辉。他多次往返洪战辉的家乡和学校,拍摄大量一手资料。春节期间下大雪,他住在洪战辉家中,感受他们艰难的生活。他拍摄的图片故事《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十载》,让这个困难家庭被世人所熟知,洪战辉也成为孝老敬亲模范人物。这组图片也成为程越峰刊登媒体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组报道。

30年来,程越峰立足漯河,不断采访创作。他吃苦耐劳,为能拍到一张精彩图片而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在多年的探索中,他从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摄影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程越峰善于从多如牛毛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多年来,他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治日报》《新京报》《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南方周末》《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发表多篇(幅)新闻、摄影作品。

2011年,程越峰发起成立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并担任主席,大力培养摄影新人。十多年来,他牵头举办了55期摄影艺术沙龙,组织摄影采风创作、摄影比赛、摄影展览300多场次,带领会员、影友大力宣传食博会、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龙舟公开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市青年摄影家协会还组建了青年摄影志愿团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影像艺术志愿活动,打造“公益摄影”品牌。

30年来,程越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时代之变、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家乡故事。”程越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