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天,气温逐渐降低,此时正是耐寒锻炼的好时机,可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秋季锻炼可以缓解身体自然疼痛。专家认为,如果感到膝盖、肩膀、背部或脖子疼痛、僵硬时,休息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成年人同那些总是喜欢躺坐在沙发上的人相比,肌骨骼不适的概率低25%。运动可以释放出内啡肽。它是身体疼痛舒缓剂,还可让肌腱不易被拉伤。运动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收缩有力,可以使供应心脏组织的冠状动脉的口径加大,增加单位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数量。同时,适当运动不仅加快新陈代谢,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帮助对抗感冒病毒和其他细菌的入侵。
秋天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儿。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受损、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
进行耐寒锻炼可选择登山、步行、太极拳、洗冷水浴、骑自行车等方式。冷水浴指用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可以增强神经的兴奋功能——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此外,冷水浴还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为“血管体操”。洗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减弱、肌肉的伸展度也降低了,运动前热身要以舒展肢体为主,运动中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主任医师扈新刚表示,冬季锻炼时,运动量宜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老年人冬季健身更应该以轻柔为主,如散步、快走等。如果老年人有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也可以一直坚持。
据《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