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蔚黎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庆幸和漯河人大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间,从初识漯河人大的陌生又神秘,到融入漯河人大的深深感动,再到赞美漯河人大的自觉行动,如果要我说一下对漯河人大的感觉,用“爱到深处情更浓”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1998年年初,我有幸成为漯河电视台新闻部时政新闻组的一名记者,主要任务是报道市四大班子会议和领导活动。从此和漯河人大有了较多接触。
同年8月底,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由我负责报道。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议讨论等都是按部就班有序进行,但到最后对市政府提请的人事任免事项进行表决时,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首先表决任命的是市政府一个重要部门的负责同志,当表决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时,会场原有的安静被打破,出现了议论声。表决结果显示:差2票不过半数,任命未获通过。这个表决结果超出了大家的预料。我记得,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惠杰特别提醒工作人员要记录好表决结果。我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对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敬意。这敬意源于他们对履职行权的毫不含糊,源于他们对漯河发展的高度负责,源于他们坚决维护法治权威。
2012年4月,我调入漯河人大机关工作。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久,我对漯河人大有了更深的认识。
漯河人大在事关全市发展重大问题上的眼光前瞻。沙澧河开发建设过程中,漯河人大率先提出《关于加快沙澧河沿岸市区段开发,建设滨河生态宜居城市的议案》,推动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高标准开发建设沙澧河滨水区域、打造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的战略决策。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沙澧河风景区已成为漯河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先后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体育公园、国家4A级景区等称号。
漯河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支持到位。漯河人大对政府工作监督时常常换位思考,力求做到和政府同心、同向、同力,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在沙澧河开发建设过程中,规划区内部分村庄出现恶意套取拆迁补偿的情况。漯河人大及时作出《关于依法加强城市总体规划执行工作的决议》,督促市政府开展大规模的违法建筑集中拆除行动。
漯河人大对群众关切问题的回应及时。群众所想所盼就是人大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漯河人大针对市区交通出行不畅问题,及时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专题询问,积极推动全市公交改革,督促市政府先后投入4亿多元,购买新能源电动公交车828辆,市民交通出行状况彻底改善;针对居住环境欠佳状况,及时推动市政府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一大批民生实事得到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漯河人大努力增强创新意识。困难和问题在哪里,破解难题的创新思维就用到哪里。今年10月,漯河人大设立基层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创新做法,被全国人大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刚调入漯河人大时,遇到好友亲朋,常有人说我找了一个轻闲的好地方。如何消除这些人对人大工作的误解呢?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刚好,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要求建立漯河人大网站,我自告奋勇,承担起漯河人大网的创办任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漯河人大网上线,我成了首任站长。紧接着,我和同事一起创办了《漯河人大在线》电视专栏,到现在已经播出300多期节目;编辑了《谋事之基》《见证履职》《沙澧情民主路》等一批全面反映漯河人大工作的书籍。
我积极投身人大宣传工作,先后撰写了30多篇稿件,在《人民代表报》《人大建设》《漯河日报》等报刊发表。2016年1月,我转岗到法工委从事地方立法工作,先后撰写了《地方立法将给漯河带来什么》《用工匠精神推动漯河城乡规划进入有法可依新时代》等稿件,讲述漯河人大开展地方立法取得的成绩。其中,《用工匠精神推动漯河城乡规划进入有法可依新时代》获第28届河南人大新闻奖。
爱到深处情更浓。在讲述漯河人大好故事、传播漯河人大好声音的这条道路上,我希望自己能够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