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

法治护航让营商环境更优


■本报记者 薛宏冰

11月14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为1478.2亿元,同比增长7.9%,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1个、2.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一位。这是在2024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首位后,我市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位。

我市经济逆风破浪的背后,法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

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了可口可乐等近100家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行业龙头等知名企业在漯投资兴业,全市经济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更要求我们下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通过法治提升服务效率、激发市场活力,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在法治轨道上推出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聚力打造“重商亲商、护商扶商、惠商富商、留商安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为推进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公安机关在做好企业周边环境集中整治的同时,开展“雷霆”“云剑”等专项行动,以最快时间处警初查、最短时间侦查破案、最大程度追赃挽损。今年以来,共立各类妨碍企业生产经营违法犯罪案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余名;立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升级完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实现涉企涉经济类行政许可事项办理“一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行政裁决、仲裁、调解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依托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改革,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共同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在漯河(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发布年度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以司法之力持续擦亮漯河“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

我市检察系统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促进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首要清单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周交办”“月讲评”工作落实机制。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为切入点,建立健全与相关单位的沟通机制,围绕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强部门协同,依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时,以个案办理为切入口,从防控风险、弥补漏洞等方面发力,做好不起诉“后半篇文章”,推动溯源治理,积极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氛围,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企业法治需求为导向,积极组织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制订印发《漯河市“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服务企业律师资源库,遴选128名优秀执业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开展各类法治宣传230余次。成立律师讲师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法治专题培训,为35家企业70余名负责人、法务授课,并听取企业代表诉求,用专业法律意见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开设服务企业绿色通道,共计办理涉企各类公证152件、涉知识产权公证57件。

一项项有力的司法举措、一个个暖心的司法服务为企业发展厚植法治沃土,让企业办事省心、经营放心、发展顺心、扎根安心。对此,漯河市料口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少华感触颇深:“我市政法部门主动作为,组织人员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用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态度为我们答疑解惑。在这样优越的营商环境下,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