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
“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中华追梦人”主题征文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弘扬科学家精神 做时代接班少年


■市第二实验小学五一班 董轩明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科学家为了祖国建设和人民幸福而星夜兼程、废寝忘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进步。

忆往昔,峥嵘岁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在课堂上了解了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的成就。他们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前往图书馆,找到了《走近钱学森》等相关书籍仔细阅读。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些科学成就,是由无数老一辈科学家秉持爱国、奉献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出来的。在当时,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还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看今朝,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需要有科学家,更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袁隆平爷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天的粮食消耗量大到难以计数。袁隆平爷爷通过在田间和实验室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从此,中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亩产量不断提高。为中国“天眼”燃尽了一生的时代楷模南仁东先生,心系人民、在疫情当中挺身而出的钟南山院士等,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望未来,中华儿女希望萦怀。2023年,我知道了家乡漯河也有赵跃民、游书力两位院士。此外,位于漯河的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在食品产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成就。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牢记“科学家精神”,不断学习进步,励志做一名科学家,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辅导老师:何真真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