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霜降前后,地里的萝卜就要收了。
某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我们拔出萝卜,削掉萝卜缨,去掉萝卜尾巴,在地头挖一个长方形的坑,把萝卜一层层码进去,用土掩埋起来,为萝卜盖好“棉被”。这便是萝卜窖了。萝卜窖的四个角要各埋一根小木棍,一是让萝卜能透点儿气,不至于闷坏;二是萝卜窖被大雪盖住后,能被轻易找到。削掉的萝卜缨晒干后,可用来下面条或包包子,还可留着喂羊和兔子。
萝卜进窖后,售卖时要提前一晚扒出来,在池塘边洗净,放在室内保暖,第二天一早挑到集上。想吃时,扒出一筐能吃三五天。
白菜萝卜是冬天的主菜。白菜的吃法比较单一,无外乎炒、炖,萝卜则不一样,有很多种吃法。整整一个冬季,酒桌上离不开的下酒菜是凉调萝卜丝、清炒萝卜丝、萝卜丝炒肉。母亲还会把萝卜片切成菱形,放入芫荽后,加盐加麻油凉调。这样更觉清香爽口。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四奶调的萝卜丝。四奶虽目盲,但切出来的萝卜丝细到可以穿过针孔,夹一筷子放入口中,非常松软。
天寒地冻的日子,大家都喜欢吃暖胃驱寒的炖锅,这自然少不了萝卜。萝卜几乎是百搭菜,炖大肉、炖羊肉、炖牛肉、炖排骨、炖鸭、炖鹅时都可加入萝卜块。萝卜吸走一部分油变得香糯,同时肉也不再油腻。包包子、饺子,自然离不开萝卜,炸萝卜丸子、萝卜饼也是村里每个主妇都会做的家常菜。
萝卜在窖里久了,会生出嫩黄的缨,我们叫萝卜黄,凉调后吃着特别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下酒菜。萝卜切成片晒成干,放入坛子中,加上辣椒丁和盐水,密封好,可以存放至春暖花开的时节。萝卜干一般是早上的下饭菜,就米稀饭、炒米饭吃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有一道特色小吃——萝卜窝。把萝卜切成细丝,与虾皮、葱、姜末、熟芝麻、五香粉、食盐等一起拌匀,裹进面皮中,放进油锅里炸两遍。炸好的萝卜窝色泽金黄,表面有形似贝壳的纹理,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放入口中,牙齿与表皮碰撞的刹那间,“贝壳”碎裂,酥脆的面皮与清香的馅料在唇齿之间弥漫,香气四溢。
我们乡地处河湾,种出的萝卜很水灵,生吃一点儿也不辣,反倒有些甜味,所以都当成水果吃。因为几乎都是青色,长得细长,俗称“嫩头青”。后来到北方工作,看到此地的萝卜长得又大又粗,没我们的萝卜纤巧不说,还很辣很冲,只能凉调和炒菜吃。有一年,几个同事和我一起回老家,第一次见到“嫩头青”,听我说生吃很好吃还不相信,吃了几口后就上了瘾,一人吃了两三个,吃得饭都不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