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正常人饭后血糖会有所升高,但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血糖被限制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9—6.1mmol/L,非空腹的范围为3.9—7.8mmol/L。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物质。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而胰岛素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帮助细胞利用葡萄糖,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范围。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开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大门,只有进入细胞的葡萄糖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使人体具有正常的各种生理功能。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不能起转换作用,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糖尿病产生的症状有我们常说的“三多一轻”: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另外,可以出现皮肤瘙痒、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症状。有的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并不意味着病情较轻。糖尿病共分四大类型,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血糖为什么非管不可?高血糖会带来哪些危害?严重的高血糖会出现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但高血糖带来的“无症状”损害,其实更为凶险。如果长时间血糖控制不达标,慢性血糖升高,最终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糖随血液循环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会与其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其变性。血管壁是最先受其影响的部位,会导致动脉硬化等不良后果,进而影响脑、心脏等器官。如果影响眼底的微血管,会导致眼底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如果影响肾脏血管,会出现尿蛋白增加、肾功能下降,导致最终需要透析或者换肾;如果影响下肢血管,会引起神经病变,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疼痛,伤口不易愈合,甚至有截肢的可能。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持续的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纠正代谢紊乱,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慢性并发症的风险。患者要想有效控制血糖,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做好血糖监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控制等。
召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