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月2日 星期

示范区:冷链产业聚链成势 临港经济破圈出海

扫码看视频


(上接01版)示范区紧临漯河港、京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宁洛高速公路,可以3分钟上船、5分钟上高速、20分钟上高铁、50分钟到郑州机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2024年以来,示范区按照“枢纽经济先行区、新基建创新区、大开放重要窗口”的新定位要求,锚定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临港科创三大产业,聚焦枢纽型综合交通、枢纽型冷链产业、枢纽型商贸服务业三个重点,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枢纽经济培育、城乡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2024年前三季度,示范区7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7亿元已全部完成,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4年12月13日,示范区再获殊荣。第十八届全国冷链产业年会上,示范区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部冷链物流示范基地”称号。

交通互连,产业对接,项目共赢。示范区正以开放姿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开放平台谋求更大发展,乘势而上融入郑州都市圈,奋力打造豫货出海口。

产业聚链成势

2024年12月19日,漯河传化公路港中通漯河分拨中心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件快递。通过智能分拣平台,这些快递当天即可送达各县区。

漯河传化公路港位于漯河临港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因区位优势明显,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招引了大量物流商贸企业落户漯河临港产业园。”传化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大区漯河负责人雷高威告诉记者,公司还依托全国网络货运平台、城配中心、智能系统三大网络,使漯河临港产业园的区域物流总部业务辐射驻马店、平顶山等7个城市。

漯河临港产业园是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现代物流发展核心区,园区重点规划建设了冷链加工区、冷链仓储物流区、检验检疫监管区、央厨加工区、展示交易和综合配套区等功能分区。近年来,依托多式联运内陆港优势,漯河临港产业园锚定临港经济和冷链物流两大产业,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300余家各类企业入驻。

漯河临港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壮大是示范区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示范区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沿海沿边口岸、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深度合作,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探索出“原料基地+冷链加工+区域配送+终端市场”的链式发展模式。目前,示范区已集聚各类冷链企业78家,占全市的67%,可调配冷链运输车辆4000多辆,已经形成仓储、运输、分拨、配送、加工、冷链设备制造等全产业链生态。

2024年,示范区谋划实施展示、交易、检验、冷链装备等产业上下游项目19个,临港经济物流运输类项目11个,综合商贸类项目3个。

同时,示范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山海照明、鹏飞食品等5家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杨老大食品、汇德生物科技等15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港口通江达海

2024年12月19日,天气较冷,漯河港码头却忙得热火朝天。

“现在码头装的是从舞钢拉过来的特种钢钢板,将通过漯河港运往江苏南通一带的造船厂。”漯河港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顾问杨广斌告诉记者,除了传统业务,2024年,漯河港还创新开拓煤炭业务,与省内外多个煤炭企业合作,将平煤、晋煤等煤炭运往江苏、浙江一带。目前,煤炭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漯河港是距离郑州都市圈最近的内陆河港,也是全省重要的内陆河港,于2019年7月正式开港,当年吞吐量仅2.16万吨。目前,漯河港年吞吐量达320万吨,来港船舶2490艘次。

船只从漯河港出发,经沙河、颍河、淮河、京杭大运河、洪泽湖到长江,可直达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等,航线可辐射豫、皖、鲁、沪、鄂、赣等多个省、市,实现中部的煤炭、钢铁、化工、农副产品和南部的建材等资源交换。

闯出港口经济新路。除了在煤炭业务方面的新拓展,在集装箱业务方面,漯河港还与金山化工、周口港城合作开通了“漯河—周口短途巴士”;在化工业务方面,金山化工、平煤神马等客户的纯碱、氯化铵、硫酸铵通过吨包等形式,经漯河港采用“公水”“铁水”联运,送往各地;在砂石业务方面,将石子、高钙石、硅石等通过港口集散,运往下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目前,顺丰物流、京港物流、浩顺物流等70余家物流企业,鑫远水运、博航船舶、百利船舶等十余家船运企业已入驻漯河港区。舞钢公司、平煤神马集团、舞阳金大地等几十家企业的产品,通过漯河港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补齐内河航运短板。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物流强省、实施物流拉动”的决策部署,漯河港立足补齐多式联运短板,谋划推动漯河港二期、临港铁路专用线、港口集疏运中心等项目,奋力打造豫货出海口,为漯河通江达海、全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如今,示范区抢抓国家新一轮的政策红利机遇,以培育枢纽经济为引领,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开展模式创新、城乡融合等方面先行先试,以务实的发展成效为现代化漯河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