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多年来,她坚守教学一线,把教书育人当作热爱的事业,在教学路上深耕不辍;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托举学生成才梦想;她用辛勤和汗水、奉献与付出收获了诸多荣誉。她就是源汇区实验学校语文教师黄瑞华。1月6日,记者对黄瑞华进行了采访。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爱学生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黄瑞华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遵循这样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她总是采取多种方式,打造多彩课堂,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黄瑞华的课堂上,记者看到,她运用图片、视频等,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角。
课堂受欢迎的背后,是黄瑞华对教学工作的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每一堂课前,她都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预测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并寻找解答方法。无论是教案撰写,还是教具准备,黄瑞华总是反复琢磨,从不含糊,只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知识。
黄瑞华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收获累累硕果。2024年,在河南省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中,她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她执教的《守株待兔》在漯河市第四届“说文解字进课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她先后被评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漯河名师,漯河市首届教坛新秀,漯河市教学标兵等。
“语文离不开阅读,培养学生终身阅读、自主阅读的习惯特别重要。”黄瑞华说,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育人手段。
近年来,黄瑞华一直在探索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她把《说文解字》引入课堂,通过对字词的探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组织开展晒书单活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组织学生共读一本书,分享阅读心得……黄瑞华的阅读课深受学生喜爱,所带班级被评为省级书香班级。
多年来,黄瑞华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同时广泛涉猎文学、科学、心理学、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把从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黄瑞华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并获省级、市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