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被赋予了教育的神圣使命,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说:“每天都可以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总有你不知道的。所以说生命不止,学习不止,成长不止。”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吗?是的,虽然我们的身体已经到了中年期,但心灵仍然需要不断成长。物理学上有个声学规律叫“同频共振”。我认为,只有父母和孩子处在同一个频道上,双方才能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分享成长的快乐。
营造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是一个重要基础。家里应有一个书架,茶几、床头、沙发上最好也有随时可读的书,让孩子的目光所及都能看到书。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种读书的渴望与激励。一有空闲时间,孩子就能随手拿起书翻一翻。一位名校长曾在一所中学做过一项调查:学生读书与语文、数学和英语学习有什么关系?结果如下:读书多的学生三科成绩高出不读书学生11%,其中数学和英语成绩表现最明显。于是,他得出一个结论: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如何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家长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一位教育专家曾用16年的时间观察了很多家庭,发现很多父母愿意花钱让别人来解决孩子的问题,也不愿意通过自身学习来影响孩子,进而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位教育专家还说到快和慢的问题。一方面,有的家长喜欢揠苗助长,而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家长发现需要调整的时候,那个问题已经在孩子身上积累了很久。当家长想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时,孩子就会在无形中产生很大压力。这种压力会让家长和孩子撕扯在一起,进而两败俱伤。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又太慢,觉得心理素质的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都无关紧要,总觉得到了初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最重要。初中阶段,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家长要主动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以知心朋友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这样做,教育效果会持久些。换位思考、以心换心,是教育孩子屡试不爽的“秘密武器”。
好的家庭,要做孩子最强劲的加油站;好的父母,要做孩子最重要的能量源泉。一个孩子的能量状态就是他的生命状态。也有人说:“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父母要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这样,孩子就会在成长道路上爆发出“洪荒之力”,勇毅前行。作为父母,要知道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的必修课。
据《山东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