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看上去是件小事儿,但可能是身体内部隐藏的“炸弹”,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贫血的危害
1.生长发育障碍。贫血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表现为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
2.免疫系统受损。贫血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更容易受各种疾病的侵袭,包括常见的感冒、肺炎等。
3.身体机能下降。贫血患者的血液氧气含量下降,使得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产生乏力、疲劳、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心血管系统受损。由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引发心脏疾病,如贫血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
5.影响消化功能。贫血容易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大便不规律以及性状改变等。
贫血的原因
1.造血物质缺乏。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可导致相应的贫血。
2.失血。如:消化道溃疡继发出血导致血液通过大便排出、泌尿道异常引起出血、月经期大量出血。
3.红细胞破坏过多。如出现溶血性贫血。
4.遗传性因素。某些家族遗传性的贫血,如地中海贫血。
5.疾病。如:疟疾、结核病、寄生虫感染等传染病,以及患有血液病、癌症、肾衰竭、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可能会增加贫血的风险。
如何预防贫血
1.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叶酸等,有助于预防贫血的发生。
2.避免失血。尽可能避免出血特别是慢性出血,例如胃肠道出血、月经期间的过度出血等。
3.谨慎使用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贫血,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等。使用这类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4.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长期接触铅、苯等有害物质可能损害造血功能。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贫血迹象,如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红细胞计数减少等。
治疗贫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您出现贫血症状,建议您尽快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