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星期

完善交通体系 便利群众出行


■本报记者 齐国霞

“要想富,先修路。”与会多位代表认为,要不断完善交通体系,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崂山路是“断头路”。路文华代表建议,科学制订辽河路至淞江路的崂山路打通方案。同时,加大拆迁力度,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用心解决拆迁户的实际问题。

淞江路是市区东西方向的交通主干道,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大、交通管理措施单一,时常发生拥堵。崔荣兵代表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设立“绿波速度”是解决之道。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会商,根据交通流量、道路条件等确定“绿波速度”范围和信号灯配时方案。完善交通标识,加强交通管理,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让车辆在淞江路上畅行无阻,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李雪娥代表建议,在市区人民路与文化路交叉口,护栏开个口,增设斑马线、交通信号灯等,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优化后的路口将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

在郾城区裴城镇城高村,一条破损道路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村民种了经济作物,却因道路坑洼不平难以运出。罗丹代表在调研中发现,这段1.7公里的道路,路基毁坏、路面坑洼,车辆通行困难。罗丹建议主管部门尽快整修道路,让这条路便利村民出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强村民获得感。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