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感冒不算大病,不能因此耽误日常生活,仍旧加班、健身打卡。殊不知,高强度的工作、运动,可能会引发一种危险的疾病——病毒性心肌炎。
有人认为,没有及时治好感冒才拖成了心肌炎。事实上,不是感冒引发了心肌炎,而是病毒感染导致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同时这些病毒也侵犯到心脏,从而引发了心肌炎。
能够侵袭心脏的病毒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流感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轻度心肌炎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比如胸痛、气短、头痛、咽痛、关节痛以及发热、腹泻等。这时候,如果仍然不好好休息,继续熬夜加班、剧烈运动、从事重体力劳动,有可能会引发暴发性心肌炎。按照全球暴发性心肌炎的平均发病率估算,在我国14岁以上人群中,每年有3万至5万人发生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是最严重、特殊且罕见的心肌炎,病情来势凶猛,可在发病后短时间内迅速进展为严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造成死亡。该病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既往报道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达45%至55.6%。近年由于抢救水平的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下降至3.7%~8.1%。
避免病毒感染,预防尤为重要。关键在于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并能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建议您做好以下4项预防措施:
1.避免病毒侵入:日常应勤洗手,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家里多通风。
2.提高身体免疫力:优化饮食结构,坚持规律锻炼,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戒烟限酒,提高抵抗力。
3.感冒后运动应慎重:若感冒比较重,有呼吸不畅、乏力等症状,不管有没有心肌炎,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4.注意身体信号:如果在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后出现胸痛、心悸、极度疲劳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排除心肌炎的可能性。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