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只吃素”已被很多中老年人推崇为“健康养生秘诀”,甚至还有“肉类蛋白和奶制品是现代病的根源,素食可以防治各种慢性疾病”“肉、蛋、奶是老年病的根源”等不科学的说法。实际上,长期只吃素食,容易导致维生素B12、铁、锌、钙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引发贫血、肌肉减少症等疾病。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人体的健康成长与生命活动需要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且,这些营养有一些是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在植物中却不常见的。这也是建议我们要荤素搭配、饮食多样化的原因。
理论上,人类可通过素食获得所需营养,但在实现过程中,操作方式极其复杂,需要专业的食品营养师的支持,否则很难给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健康需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十分困难的。
老年人长期素食,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种疾病:
1.贫血
贫血会引起头晕、易疲劳等症状。铁是造血原料,肉类中铁含量丰富,且人体吸收利用率高。如果总是不吃肉,又没有专门补充铁制剂,很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此外,人们长期不吃肉还可能导致缺乏维生素B12,也会引起贫血等严重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人群贫血率分别是10.1%(男)、11.2%(女)。
2.肌肉减少症
肌肉减少症,主要表现就是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减退,在老年人中较常见。
肌肉减少症的一个重要病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减少对老年人的危害非常大。一旦肌肉量持续减少,力量下降,跌倒、骨折、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发生率都会随之大大增加。比如常见的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超过20%,最高甚至能达到50%。
肉类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其实并不比年轻人少,65岁以后还会增加。如果不吃肉,又没有其他办法补充,就很容易缺乏蛋白质,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肌肉减少症,甚至其他营养不良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37%,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25.1%。
正因这一系列健康风险,我国膳食指南明确建议:老年人要吃足量的肉类、天天喝奶、每天一个鸡蛋。
据科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