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记者从2月27日市农科院召开的2025年工作会暨全面从严治党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市农科院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要求,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实施“三抓三管一保障”工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三个方面的管理、强化一个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重点抓好科技创新工作。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创新之城”建设,加快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统筹利用好人才、技术、平台等创新资源,密切关注农业生产需求动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
重点抓好服务工作。聚焦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以小麦、玉米、甘薯等四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为基础,做好科研团队、设施设备入驻中原食品实验室新大楼工作。组织做好春秋两季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好“科技服务110”等平台作用,把科技服务和生产技术送到农户、送到田间地头。全年计划组织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下乡服务不少于40次,技术培训、高产示范观摩活动不少于5场次。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力度,2025年打造20个高产示范基地。
重点抓好对接工作。持续深化“院所”合作,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国家种业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单位,不断推动协同创新拓广度、延深度。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签订全方位合作框架协议,实现“院地共建”。持续深化“院企”合作,继续推动与河南金囤种业、河南地神种业、湖北农发种业等多家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全力将自主研发的“漯”字良种推向市场。
进一步做好新品种选育的管理。重点围绕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甘薯等优势农作物开展技术攻关,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2025年推荐30个农作物新品种参加国家、省级各类试验,力争新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6个以上。
进一步做好平台建设的管理。以小麦、玉米、芝麻、甘薯、植保5个国家级平台和省小麦试验站平台为抓手,持续提升市农科院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科研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明显提升。
进一步做好人才队伍的管理。依托试验站、科研项目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打造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切实发挥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提效能,做好队伍建设促发展,完善机制建设保落实,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