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63岁的河南洛阳市民宋先生的日子很难熬——吃啥吐啥,天天呕吐不停。这是咋回事?他到医院做了检查,病因竟和一件心事有关。
两年了,他终于过了半个月安生日子
“吃了你开的药,这半个月我终于过上了安生日子,基本没吐。我这胃病算治好了吧?这个‘片片药’能停不?我看了看,这不是治胃病的,不想吃了。”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姚路静的诊室里,宋先生有些急切地问。
“别的药我可以帮你调整,这药可不能停。它是起关键作用的,你得坚持吃至少3个月。别放弃啊,你也不想再天天呕吐了对吧?”姚路静笑着说。
天天呕吐的日子谁想过啊!宋先生听了姚路静的解释,又乖乖拿了一个疗程的药。
呕吐加暴瘦,他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大约两年前,宋先生开始呕吐,起先偶尔发作,很快就变成了天天呕吐。他辗转于多家医院,但症状丝毫未减轻。
“天天吐,很快我就瘦了一二十斤。”宋先生说,突如其来的消瘦让他十分担忧。从那以后,他每三个月就要做一次胃镜,总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他第一次来找姚路静看病时,拿了厚厚一沓检查单。
“我是不是得了哪一种比较罕见的消化道肿瘤?是不是因为太罕见了,大部分医生都看不出来?我是不是活不了几个月?你能给我看看,我还有多长寿命?”宋先生当时提出了一连串压在自己心头的问题。
对疾病的恐惧,让他寝食难安
姚路静仔细地查看了宋先生之前的检查结果,发现他确实患有浅表性胃炎,但病情非常轻微,不大可能造成天天呕吐。
详细了解宋先生的情况后,姚路静认为他的症结在于情绪。“对疾病的恐惧,让他寝食难安;检查出来的轻微胃病,让他的心理濒临崩溃,从而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她说。
在胃炎用药的基础上,姚路静又给宋先生开了抗焦虑、抗抑郁的药,也就是他口中的“片片药”,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如果真是癌症,我不可能用这么简单的药就把你治好,你也不会只是呕吐而不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改变性状等消化道症状。好好吃药是为了不让病情反复。”
宋先生离开前,和姚路静约定下个月再见,他还想再做一次胃镜检查。“没必要,你的胃好着呢!”姚路静继续给他吃“定心丸”。
姚路静说,随着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有些老年朋友出现了“疾病恐慌”,进而产生“身心疾病”,宋先生就是一个例子。她建议这类患者在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规范服用调节情绪的药物,坚持服用三个月到一年,逐渐减量,不能随意停药,以免因情绪问题出现反弹而前功尽弃。
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