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采取结对服务、送教上门等方式,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便于其更好地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7场次,参训人员合计3600人次;共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5期,受训人员275人次。
抓好实验推广。为了进一步监测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和病原菌种群变化,郾城区农业技术专家人才服务团组织人员前往河南省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郾城)示范区开展绿色防控试验示范活动,共试验6次,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8项。全年共推广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4个、玉米新品种2个,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面积3000亩;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面积2000亩;推广应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面积5000亩。全区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农作物产量提高10%,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新技术下地,增产增收不是梦。”郾城区新店镇庄店村种植大户赵哲峰是郾城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受益者之一,他在郾城区农业技术专家人才服务团的指导下提前铺设滴灌设施,还运用了“三角定苗”技术,每亩地可以多种2000株玉米。
“滴灌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水肥也节省了40%。”赵哲峰告诉记者,光这一项技术就让每亩地的投入减少200元。
因新模式新技术受益的还有裴城镇苏侯村种植大户侯占良。“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地能多收上百斤大豆。”侯占良说。
2024年,郾城区累计筹措资金800多万元,通过免费为群众发药、开展免费飞机打药等手段,实现了病虫害统防统治率在80%以上的目标,夏粮(小麦)总产21.84万吨,秋粮总产16.33万吨,全年粮食总产38.1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