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以就业开门红助力企业开门红
“最近几年,我们临颍县的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很快。我是学食品科学的,希望毕业后能进入本县食品企业发展。”2月7日,应届毕业生小陈在该县新春招聘会上详细了解几家食品企业及薪资待遇、晋升空间情况后,与一家招聘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市、县(区)人社部门纷纷面向辖区内产业园和优秀企业推出专场招聘活动,引导广大求职者在本地企业就业。在招聘活动中,舞阳县人社部门集合盐化工基地等产业园区30家企业,提供2000多个岗位,吸引大量返乡人员应聘入职。经开区组织45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储备干部、技术研发、车间普工等岗位3000余个。召陵区、郾城区等也分别举办特色突出的招聘会,以就业开门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门红。“春节后是用工高峰期。政府搭建这样的平台,实现了企业与求职者便捷沟通,既缓解了企业招工压力,也让我们感受到地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郾城区一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
开发就业岗位 盘活“银发”资源
在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60岁的陈大娘和老伴一同应聘:“俺俩身体都很棒,听说招聘的年龄放宽到60岁以上了,就来看看情况,希望能找个保洁或保安之类的活儿……”设立大龄民工专区是今年我市“春风行动”的一个亮点。此前,各级人社部门深入社区、乡村走访摸排,详细了解大龄劳动者就业意愿和诉求,结合需求特点围绕城市环卫、小区安保、清洁护绿、家政、居家手工等发布岗位信息。
为适应社会老龄化需求,今年,市人社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针对身体健康的大龄、老龄且有求职需求的群体,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沟通协调,首次在招聘会上推出适合他们的灵活就业岗位,从根本上破除了大龄人员求职就业的困境。
漯河君信物业公司招聘负责人说:“我们一直关注大龄劳动者的就业需求,将应聘女性年龄放宽到60岁,男性放宽到65岁,为大龄劳动者继续发光发热提供机会。”
服务全过程常态化 就业岗位全天候
如今,在我市,求职者只要通过手机“小程序”注册相关账号并填写个人信息,就能接收到各级平台发送的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和薪酬待遇等信息。这一举措帮许多工作经历少、时间不自由的求职者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 。
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家里了解就业情况、登记就业困难人员,下沉企业调研用工需求、规范用工行为,从工作机制上织起了全市就业用工需求信息网,基本实现就业服务动态全覆盖。
今年,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吸引漯河籍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市人社局创新思路,联合市工信局、团市委于2月13日组织开展了漯河籍高校毕业生“看家乡、访名企、探岗位、谋未来”观摩活动,为他们搭建与本地知名企业交流对接平台。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的招聘会坚持线上线下并举,还特别开展了直接带岗活动,不仅实现了线上岗位信息、求职人员资料全天候服务,而且在线下招聘专场中提供就业指导、失业登记、依法维权、小额创业贷款等志愿服务,并针对相关求职者不断推送合适的岗位信息,直到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
覆盖城乡的全过程、常态化就业服务,不仅托举起千万家庭的幸福梦想,也蹚出一条具有漯河特色的高质量就业之路。据介绍,今年全市“春风行动”预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0余场,提供岗位3万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