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3月4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超和农贸市场发现,大量青团上市,售价每公斤30元到41元不等。
当天,记者在辽河路一超市看到,该超市新增了青团柜台。柜台上,各种口味的青团整齐陈列,除了传统的豆沙和蛋黄肉松口味,还有爆浆芒果、紫米、山楂、巧克力等新口味。工作人员忙着将不同口味的青团拼盘。
“今年的青团口味格外丰富,价格也不高,由江苏省镇江市的厂家生产,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市民可以放心购买。”该超市工作人员吴女士说,2月下旬青团上市以来,受到不少市民追捧,每天销量为20公斤左右。作为时令美食,青团一般到清明节后下市。
在长江路一超市内,记者发现,为了迎合市民日趋健康的饮食习惯,该超市还推出了低糖青团。“青团糖分高,不敢多吃。今天看到这里有低糖青团,我就多买了几个,让家里人都尝尝春天的味道。”市民张春霞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团的制作工艺极为考究,从采摘新鲜艾草、清洗、榨汁到与糯米粉混合揉制再到包馅儿、蒸制……每一个环节都饱含制作者的热情。随着青团口味日益丰富和价格越来越亲民,这一传统美食逐渐打破地域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超市货架上。它不仅是人们春日餐桌上的美食,还是春天的使者。
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青团都属于高脂高糖食品,肠道虚弱者、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须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