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投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老年人不幸落入打着“高回报养老险”幌子的非法集资圈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在获取信息上的劣势,通过传销式集资手段层层设套。
数据显示,在非法集资圈套中,72%的受害者在首笔投资后3个月内因“早期返利”诱惑追加资金,最终损失达初始投入的3倍到5倍。作为金融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应时刻保持警惕,牢记守护养老钱的首要原则:任何试图绕过正规金融机构而承诺的“高回报”都是精心设下的陷阱。
典型案例
为老年人敲响警钟
张大爷到保险公司办理生存金领取业务时提到朋友介绍了一款养老保险产品,收益高、投资周期短、回本快。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张大爷沟通后发现,张大爷所说的养老理财产品来自一款手机上不知名的理财软件,并不是正规银行或保险公司发售的产品。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怀疑该投资平台涉嫌非法集资,经过查询发现其理财投资模式和收益模式符合传销的特征。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刻将相关信息告知张大爷,并向其讲解非法集资诈骗的各类特征,提示张大爷投资理财莫要轻信高额回报。
案例分析
揭示“高回报”骗局
近年来,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诈骗老年人的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抓住一些老年人贪图高额回报的心理,打着“养老保险”“养老项目”的幌子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使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风险提示
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养老诈骗不仅损害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还严重破坏家庭和谐,更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成为一种涉众型犯罪。
老年人在面对各式各样的高额返利项目时务必保持高度谨慎,切勿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应多与子女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投资所谓的“养老保险”或“养老项目”时,老年人切记要通过正规渠道联系监管部门或访问其官方网站,详细查询该项目是否登记备案,核实其合法合规性,确保投资安全可靠。同时,要理性分析市场上一些“养老保险”“养老项目”所宣传的高额收益,仔细判断其是否符合市场规律,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此外,对于不明来源的电话、短信及非法金融广告,老年人切勿轻信,应保持警惕,及时与家人朋友商量,或向正规金融机构咨询求证,以免上当受骗。
据《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