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 赢
“每次途经此处,只要目光触及这棵老槐树,内心便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仿佛所有纷扰都被远远隔开。”3月20日,常来守护老槐树的市民刘大爷告诉记者,因这份特殊的情感,他总会顺手拿起工具,认真打扫老槐树周边的卫生。
老槐树位于沙河、澧河交汇处的南岸。老槐树旁的介绍牌上写着:据方志记载,老槐树是螺湾先人栽种,迄今已有600余年。由于这里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进行物资交流……
像老槐树这样的古树名木,我市还有很多。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现有一级古树(500年以上)28棵、二级古树(300年至499年)27棵、三级古树(100年至299年)1343棵。这些散落在城乡的“绿色国宝”,用年轮见证着历史,守护着一方水土。
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意义重大。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早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之前,我市就已经积极探索古树保护的有效途径。
“舞阳县马村乡华店小学的古槐树历史悠久,是当地居民心中的精神象征。尽管当地居民普遍具备较强的保护意识,但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对古树的保护效果不明显。”舞阳县林业事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张晓瑞说。
为保护古槐树,该中心采取综合性保护措施,包括整形修剪、截干处理、改善根部环境、填充树洞、根部复壮、吊挂促芽剂与喷施叶面肥等,并通过浇灌越冬水、返青水及防治病虫等手段加强日常养护,确保古槐树健康生长。
2024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公安局和市城市管理局印发了《漯河市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2024”专项行动方案》,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我市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案件为零。我市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依靠“一长两员”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常态化巡查巡护,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虫害、雷击等潜在隐患。针对古树生长情况,邀请专家团队“把脉会诊”,并采取锯除枯枝、修补树洞、开挖透气井、设置围栏等针对性复壮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截至2024年年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完成10棵一级古树的复壮工作。同时,该局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相关宣传,挖掘古树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营造关心支持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宣传贯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古树故事,传承古树文化,增强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同时,该局还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针对濒危和长势不良的古树,坚持“一树一策”原则,科学制订并实施复壮计划,切实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