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沛真
“剪的时候要根据画好的轮廓,一步到位,保持线条流畅。这样剪出来的作品才好看。”3月18日,在召陵区老窝镇孟湾村的公益剪纸课堂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常桂连认真讲解。
常桂连是老窝镇孟湾村人,从小跟母亲学习剪纸。多年来,常桂连通过不断积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2年,常桂连乡村非遗展示馆落户孟湾村。此后,这里成了常桂连公益剪纸的教学点。“我几乎每周都会讲一次公益课,希望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为村里做些有意义的事。”常桂连说。
课堂上,学员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剪着。不一会儿,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在他们手中诞生。不同形状的莲花灯、翩翩起舞的蝴蝶……经过学员们的剪裁,普通的红纸变成了生动的剪纸作品。“我从最简单的对边折剪开始学习,现在已经能剪花、鸟、虫、鱼等图案了。”剪纸爱好者马新霞说。
除了公益教学,常桂连还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为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剪纸抱枕是常桂连开发的文创产品。剪纸图案搭配柔软舒适的抱枕面料,既实用又美观。为促进村民增收,常桂连将部分剪纸抱枕的订单分到他们手中。“我为村民提供制作抱枕所需的布料、香料等。村民加工制作,制作完成后,获得相应的报酬。”常桂连说。
“跟着桂连做抱枕,我不出家门就能多一份收入。”村民王平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