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其他节日,清明节有两个特别之处:
一是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
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内容都相对单一,但清明节的内容要庞杂得多。细而化之,它主要由禁火、扫墓、踏青三方面内容构成。这很可能与历史上的三节合一经历有关。
与其他节日不同,清明是由三个传统节日融并而成的传统节日。历史上,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这三个节日离得很近。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在汉语中,“节”的本义是“竹节”的意思。竹子要想长高,就必须有节。一个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有张有弛有板有眼有节奏。而这个节奏的“板眼”就是“节日”。“节日”产生原因有二:一是让人们在紧张一段之后,有意识地放松自己,在节日里养精蓄锐,以迎接下一次挑战;二是人们在劳作一段时间之后,也需要通过节日为自己充电。这种一年一度的仪式,还可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哈尼族春节期间举行的祭神山仪式,目的就是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保护当地水源地的同时,保护梯田用水,确保农业丰收。按道理,传统节日之间的间隔应该是等距的。如果违反这一规律,将几个节日堆放在一起,就会打破原有的生活节律,使生活变得毫无头绪。为避免类似问题发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它们合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清明节由上巳、清明、寒食这三个传统节日,被合并到了一起。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