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召陵区扎实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工作,实现了第一季度水质达标。
据河流出境断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辖区沙河、汾河、黑河三条主要河流出境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标准值。其中,黑河浓度值达地表水Ⅲ类,沙河、汾河浓度值达地表水II类。
召开区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进行部署,督促加快构建联合巡查、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联防共治格局,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共同守护河湖安澜的合力,切实做到守河有责。
开展春季水质不稳定风险排查整治行动,利用无人机等设备,重点排查河道内垃圾倾倒、堆放,农药瓶、秸秆堆积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河水水质和生态环境的问题。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方案。
加密断面水质监测频率,除每月月初取水进行水质全分析外,每周开展一次人工监测对比分析,提高水质分析研判和水质监测预警能力,精准掌握河流断面水质动态。
成立巡查队伍,加强日常河道巡查,排查周边是否存在异常排污和偷排漏排的问题、是否有非法入河排污口及污染源;及时清理河道杂物,巩固河道两岸生态修复成果,做到护河尽责。
落实“一河一图一策”,提高突发水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防范化解水环境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于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