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是从我国古代的“踏青”演变而来的。据《晋书》记载,自魏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踏青,所以古人把农历三月初三定为踏青节(上海地区及江南一带以清明作为踏青节)。到了唐代,春游踏青已盛行于民间。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踏青的时间也略有不同。如“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游冶”(见明代文人冯应京编撰的《月令广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见元代史学家费著编的《岁华纪丽谱》)。又如唐代文人李淖编撰的《秦中岁时记》云:“上巳(农历三月初三)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谓之踏青履。”
由于“踏青”是春天到郊外游览,故又称之为“春游”。
据《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