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限时冰点价,年化利率低至2.46%”“审批通过可享受2.68%利率优惠”“三人成团,享受利率优惠”……年初至今,受促消费、拓市场等因素驱动,银行个人消费贷营销“花活儿”频出、利率持续走低,受到各方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越战越酣的消费贷“价格战”近期出现转变。《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不少银行从4月起上调消费贷利率,部分营销活动同时陆续退场。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银行调整消费贷利率有助于平衡促消费与防风险,避免过度“内卷”造成非理性需求增长、贷后管理困难、息差进一步承压等问题。
4月1日,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农业银行北京地区一支行理财经理表示,该行个人消费贷优惠利率当日已从2.75%起调至3.1%起,申请成功3年内可随时提款,最高可贷50万元。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招商银行,被告知目前招商银行消费贷产品利率已从2.85%调整至3%以上。
3月以来,不少商业银行推出消费贷利率“限时优惠”。记者注意到,这些优惠政策目前也在陆续“淡出”。
“消费贷竞争将逐步从‘价格战’转向消费场景等综合服务的比拼,机构要着重打造自营获客能力、优质场景挖掘能力以及先进科技能力,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重点客群不断迭代与打磨好精品消费贷产品与服务。”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龙俞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要从“价格战”转向“场景战”,将信贷产品与具体消费需求深度融合。银行需要加强贷款资金流动监管,谨防出现贷款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的情况。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商业银行在拓展消费贷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客户分层策略,实现差异化服务;强化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资产质量稳定;创新产品设计,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