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星期
聚焦四个重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为全市人社系统党心、民心、暖心工程,聚焦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人群四个重点,精准发力、靶向施策,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同比增长16.6%,完成市定“开门红”目标的166%,完成市定年度目标的44.3%,就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聚焦重点项目,提前了解项目人才需求。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建立重点项目每季度招才用工会商发布机制,通过主流媒体发布相关信息,提前储备相关人才,实现项目投产运营与招才用工保障同频共振。一季度,将12个重点项目761个就业岗位对外发布,征集急需紧缺职业(工种)81个,指导65家技能培训机构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与评价认证。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1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57.9%;新增高技能人才0.9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0.5%。

聚焦重点企业,激发企业招才用工需求。联合市工信局深入806家重点企业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次性补贴、稳岗扩岗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激发企业招才用工需求。一季度,全市为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6496万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70.68万元,减征工伤保险费314.75万元;为39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同比增长332%。全市共征集就业岗位信息2.8万条,开展“春风送岗”“职引未来”等招聘活动125场次。联合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引导15所大中专院校的51个优势专业对接重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实现“学生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目标,打造“企业发展需要+精准技能培训+人才靶向输送”良性协同发展新格局。一季度,全市共收集19个校企合作意向。

聚焦重点产业,强化人才支撑。围绕食品主导产业和盐化工、超高压流体、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招聘活动,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季度,人社部门组织举办食品产业重点企业招聘会,双汇、卫龙等98家企业提供岗位2000余个;举办盐化工产业重点企业招聘会,金大地等6家企业提供岗位200多个;举办超高压流体重点企业专场招聘,利通液压等31家企业提供岗位600多个;举办现代物流产业重点企业招聘会,众联冷链、大成物流等二十多家企业提供岗位200多个。到南京农业大学开展引才专项行动,中原食品实验室等重点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20多个。一季度,全市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9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58.8%。

聚焦重点人群,开展培训促进就业。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七家单位,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扩大政策性招录、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力度等13条措施,打造资源整合、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就业”格局;联合市工信局、团市委开展“看家乡、访名企、探岗位、谋未来”观摩活动,组织10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河南宏图食品有限公司、景田(漯河)饮料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本地企业参观,助力高校毕业生到漯就业;高效落实省定重点民生实事,联合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拓展就业见习岗位,探索设立直接服务于乡村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基层见习岗位,以及服务于科研院所的一线科研辅助岗位。一季度,全市新增见习单位11个,组织246名大学生见习,完成年度目标的54.7%。针对农民工特别是大龄农民工和退役军人,择优筛选王忠圈胡辣汤、吴城回锅肉、乾隆宴叫花鸡等10个美食名吃品牌,探索开展“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创业连锁”特色培训,凸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一季度,10个美食名吃品牌经营主体招收1600多名学员,年内拟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档口)300余个。联合市妇联探索“妈妈岗”新就业模式,在各级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设置“妈妈岗”灵活工时岗专区;组织举办女性专场招聘会,120余家企业提供近5000个岗位。 宋 城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