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星期

刘孟村:盘活闲置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


■本报记者 郭嘉琪

“以前这儿杂草丛生,现在成了老人养老的理想之地。”4月16日,站在村里的漯河市周颍养老服务公司门前,郾城区商桥镇刘孟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垒对记者说。这所由闲置小学改建的养老综合体,让23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村集体年增收5.2万元。

2023年完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后,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大垒同村“两委”干部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围绕村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资源盘活+雁归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对村里闲置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建立台账。”王大垒说,通过走街串巷丈量土地,他们发现村内散落着荒片荒地、废弃校舍等闲置资源。王大垒带着村“两委”干部将这些闲置地块绘制成图,建立“资源银行”数据库。

资源有了,怎么盘活这些资源成了刘孟村面临的问题。转机出现在2024年春节。村“两委”干部抓住乡贤春节回家探亲的时机,开展“大走访、大招商”活动,到乡贤家中走访。“村里有现成的场地,你有资金和产业,为啥不把项目建在家门口?”一番掏心窝子的话让在新疆干事业的乡贤马建周动了心。

“在外打拼多年,现在我也想回家乡为父老乡亲做些实事。咱村里的老房子空着浪费,乡亲们养老缺个好去处,这不就是现成的机会吗?”马建周说。经过一番考察,2024年3月,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康养中心——漯河市周颍养老服务公司落地原刘孟小学。

记者在漯河市周颍养老服务公司看到,康复室、棋牌室、书画室一应俱全,已有二三十位老人入住,护工优先聘用本村村民,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除扩大康养中心的规模外,我们还想把空地改造成菜园,让老人种种菜、养养花。”马建周说。

如今,刘孟村将首笔26万元租金全部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的道路笔直宽阔,新安装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