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 佩)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497.4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顺利实现“开门红”。二季度是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时期。我市研究出台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的政策措施,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确保全市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紧盯工业总产值排名前50的企业,关注企业订单情况、产品价格、盈利情况,帮助企业拓空间、拓市场。做好双汇1亿只肉鸡、正大300万只蛋鸡等项目跟踪服务,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力争二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1万吨。支持铜基新材料企业持续发力,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保障金普森、豪灿稳产满产;加快元亨新材料项目建设,5月底前建成投产;尽快盘活颍润产能,推动颍钰实体化运营,推动整个产业增速稳步提升。推动化工行业稳产满产,帮助金大地释放颗粒铵项目产能,提升氯化铵附加值,支持金大地智能化改造升级、降低能源消耗。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强化产销、产学研、银企、用工“四项对接”,做好金大地漯河港运力保障,发展铁水联运,预计每年降低成本1亿元左右,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聚焦重点产业链群,开展产业链企业雁阵培育。强化工业企业梯度培育,上半年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力争二季度申报设备更新项目30个以上。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抓大项目,做实支撑,充分发挥省、市重点项目主力带动作用,通过实地勘查、视频调度等,加快高水平高中、高水平医院、食品科创园等项目建设,确保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支撑拉动作用,加快推动平漯周高铁、国道107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高质量办好第二十二届食博会,力争签约额突破300亿元。扎实推进“双招双推”,建强“六职+全员”、驻外专职人员、第三方专业团队3支招商队伍,开展“双招双推”活动,确保二季度签约项目75个以上、投资总额300亿元以上。扩大食品“出海”,强化受美加征关税影响较大企业分析研判,全力稳定企业生产。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助推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欧盟等市场。
激发消费活力,释放内需潜力。紧盯“五一”假期,围绕重点商超、房地产等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展万达广场、金街提升行动,打造地标性消费商圈。启动“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系列活动,与周边市开展游客互送、景区联游等活动,积极引客入漯;抓实七大文旅项目,举办夏灯会、重大赛事等活动,丰富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夜经济,发挥河上街景区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的带动作用,持续丰富夜游、夜娱、夜购等消费场景。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举办第一届电商节,联动豫农优品等资源,加快打造一站式选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