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震
“5月10日前要浇完水。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麦颗粒重,增加小麦产量。”5月3日,在郾城区西大坡16万亩高标准农田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司学刚边观察小麦长势边对身边的种粮大户说。
近期,我市天气晴多雨少、气温高、风力大,导致土壤失墒较快。这对正值灌浆期的小麦千粒重形成影响巨大,如果不及时灌溉,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五一”假期,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把抗旱浇麦和病虫害防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头等大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打响抗旱保夏粮丰收攻坚战。
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361名农技专家组成39个指导组,深入田间,开展察墒情保灌溉、察苗情保生长、察病情保防控“三察三保”专项行动。各地还成立帮扶小分队,对困难群众、外出务工群众提供浇水、病虫害防治应急帮扶服务,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田。
“政府维修机井真及时,让俺浇水不犯难!”正在浇水的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尼庄村种粮大户王武闯说。为帮助农户抗旱浇麦,我市先后对全市72379眼机井进行了认真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维修机井1326眼,投入灌溉设备4.4万台套,投入抗旱资金近2000万元,确保电连通、泵可用、井出水、能灌溉。各地实施沟渠连通工程,疏浚沟渠,争取上游水库水资源1500万立方米,开放舞阳县(五虎庙)渠首闸、龙泉水源工程提灌站、马岗提灌站、沙河提灌站,有效缓解区域用水紧张问题。截至5月5日,我市浇水面积累计318.16万亩次。
浇水的同时,也要科学防病。4月16日,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召开全市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暨“一喷三防”现场会,动员全市上下抓住防控关键期,扎实开展“一喷三防”,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赤霉病防控资金1747.32万元,全市赤霉病预防面积251.22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面积195.26万亩次,群防群治面积55.96万亩次,实现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防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