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许 乐)5月15日下午,我市召开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座谈会,学习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关文件精神,部署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漯河监管分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是“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更是综治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议要求,全市调解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推动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入驻综治中心,形成联动化解合力。聚焦重点任务,加快建设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向医疗、交通、婚姻、商事以及新业态、新商圈等领域延伸。强化保障措施,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做好政策解读。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办公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共同推动行业领域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
据悉,我市已成立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知识产权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33个,调解员队伍持续壮大,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纠纷化解渠道,有效减轻了诉讼负担,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