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星期

王家琛:天赋+努力 成就梦想


■文/图 本报记者 徐斐斐

在今年的高考中,漯河高中高三文科(2)班的王家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王家琛用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一次次的自我突破换来的。

“很多人是物理类成绩不好才选择历史类,我不是这样。”6月28日,谈起为何选择历史类,王家琛坦言,高中阶段各科成绩较为平均,但在学习过程中,他对历史类的兴趣愈发浓厚。

谈及学习方法,王家琛总结了三点。一是要有学习计划。他将三年的学习分解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不断打牢知识根基。二是向老师“取经”。王家琛认为老师的经验远胜于自己摸索,听老师的话可以避免自己走进思维“死胡同”。三是注重积累与总结。无论阅读摘抄还是错题整理,王家琛都强调“刻意练习”而非盲目刷题。背书时要理解知识体系,形成框架,这样记起来就会更有条理。

对于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作文,王家琛有一套“法宝”:除了掌握通用的写作结构外,平时的素材积累必不可少。刊物和古诗词都是王家琛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

一次失利,一场洗礼。王家琛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中时他的成绩很好,但中考时却因发挥失常没有考出理想成绩。这一打击曾让他一度迷茫,但也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坚信一次考试不能定义一个人的一生。还有一次在高三数学考试中的失误更是让他印象深刻。考前他信心满满,结果却因为一个低级错误丢了关键分数。那一刻王家琛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很快调整心态,从失利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挫折与失利没有打败这名少年,反而让他更坚强。

家庭与师长是托举梦想的重要力量。王家琛的爸爸是一名物理老师,妈妈是一名数学老师,家庭学习氛围浓厚。从小父母便引导他多读书。父母出差回来总不忘带一本好书,或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以此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王家琛的爸爸说:“在学习方面,我们从不对家琛提过多要求。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三文科(2)班班主任关小佳称赞王家琛学习能力极强。“他在课堂上记的笔记从来不是密密麻麻的,而是非常简洁但重点明晰,很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关小佳说,家琛不仅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乐于助人,从不把同学当成竞争对手。

当记者问及天赋与努力的关系,王家琛笑着说:“天赋当然重要,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的力量。愿意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