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7月8日 星期

一身藏蓝两代同心


徐景超、徐宁博父子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薛宏冰

在我市公安系统,有这样一对父子警察:父亲徐景超是市公安局召陵分局翟庄派出所指导员,儿子徐宁博是市公安局源汇分局大学路派出所民警。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样的从警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与奉献。

父亲徐景超:

将传统文化融入工作

徐景超出生于1975年,1996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已在基层工作29年。从巡警队到派出所,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在徐景超办公室的墙上,贴着手写的《洛神赋》《滕王阁序》《短歌行》《寒窑赋》等名篇。他还多写了几份放在口袋里,以便闲暇时背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的作品蕴含人生哲理和处事智慧,给了我很多启示。”他常对年轻民警说。

对传统文化的痴迷让他在工作中总能引经据典。一次入户走访时,徐景超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为辅导7岁孙子作业而发愁。无论老人如何教导,孙子都不愿意背诵古诗《绝句》。徐景超见状,没有上前说教,而是用独特的方式引导孩子。他从“门泊东吴万里船”讲起,说诗句中的商业繁荣之地正是孩子手里玩具的产地,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徐景超在休息时潜心研读心理学书籍,甚至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如今的他既能运用传统文化调解矛盾纠纷,又能通过心理疏导为有需要的群众解开心结。工作之余,他还积极开展法治宣讲。校园里,他用生动案例对孩子们进行法治教育;机关单位中,他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徐景超所在的翟庄派出所,47名民辅警肩负着守护众多常住人口的重任。面对繁重的工作,晨曦微露时,他带着全所民辅警跑步,强健体魄;工作间隙,他以趣味游戏为同事们解压,用行动诠释着常挂在嘴边的话:“民警得先有好身体,才能给群众托底。”

儿子徐宁博:

用科技赋能警务工作

25岁的徐宁博受父亲影响,从小便向往成为一名警察。2021年,徐宁博以优异成绩考入公安队伍。他充分发挥特长,将无人机应用到工作中,为办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技术支持。

2024年3月,市公安局源汇分局刑侦大队在追踪两名偷手机惯犯时陷入僵局。对方作案手法娴熟,在人流密集处几秒时间就能完成扒窃,且反侦察能力强。传统监控设备视角受限,蹲守民警很难抓到现行。

得知徐宁博会操控无人机后,刑侦大队紧急“借将”。一场庙会上,徐宁博操控的无人机升空,在高空追踪嫌疑人行动轨迹,连续飞行半个多小时后,在人群中清晰地拍摄到嫌疑人扒窃手机、转移赃物的完整过程,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

“以前靠腿跑、靠眼盯,现在有了‘空中眼睛’,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一名老刑警拍着徐宁博的肩膀说。

除了实战抓捕,徐宁博还将无人机用于校园安防宣传。他操控无人机搭载喇叭,在辖区校园上空播报防溺水、反欺凌知识。学生们追着天空中的“小飞机”听讲解。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更有利于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徐宁博任职的大学路派出所辖区水域面积大、地形复杂,水上警情时有发生。为提升救援效率,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冲浪,练到能在湍急水流中稳定控制冲浪板。凭着拼搏精神,他从警三年多就成长为一名业务能手。

两代人的

传承与奉献

在日常工作中,父子俩都秉持温情执法的理念。

徐景超调解矛盾纠纷时,总是带着“文化+心理”的双重“钥匙”。一次,一名女孩因恋爱受挫欲跳河,被民警拦下后,情绪异常低落,哭着说:“你们不懂我的感情!”面对女孩的抵触,徐景超没有说教,而是用古今爱情故事打开女孩心扉,让她明白真正的成长是为值得的人好好活着。

徐宁博擅长用“年轻人的方式”服务群众。一天下午,一名5岁男孩迷路。徐宁博接警后将男孩带回派出所,先安抚男孩的情绪,再耐心沟通,问出了男孩父亲的联系方式。在等待男孩家长的两个多小时里,徐宁博一边陪孩子玩“警察抓坏人”游戏,一边融入安全教育:“小警察出警前要记得报告队长哦!”其间,他还给男孩买了面包等食品。当父亲赶到时,男孩正开心地玩耍,有模有样地学警察敬礼。徐宁博说:“处理涉及儿童的警情需要更多耐心和技巧,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和教育。”

“要摸着良心办事。”这是徐景超和徐宁博对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理解。他们用对基层工作的热爱诠释着两代公安人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这是传承,是信仰,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庄严承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