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7月10日 星期

打好调解组合拳 绘就和谐新画卷

开展人民调解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市司法局提供


■本报记者 范子恒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这事儿还得拖。”近日,王某将一面锦旗送到舞阳县司法局保和司法所工作人员手中。几个月前,他在当地一家羊场务工时手臂意外受伤,与羊场老板张某就赔偿问题发生矛盾。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王某便到保和司法所申请调解。了解情况后,保和司法所迅速成立调解小组,组织开展调解工作,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张某按规定支付了王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这是市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质量提升年”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按照省司法厅“争先创优年”工作部署,在全市开展“人民调解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织密调解网络、建强调解队伍、优化调解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高效化解。

织密调解网络 实现全域覆盖

临颍县“介焕民调解室”墙上挂着的“和为贵”牌匾格外醒目。这个以金牌调解员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专门调解农村土地承包、邻里纠纷等矛盾,年均成功调解纠纷100余起。

在我市,特色调解工作室如繁星点点,例如“涛哥调解工作室”“郭大姐调解工作室”等。这些调解工作室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哨所”和群众信任的“解忧驿站”。

目前,全市已打造了以58个乡镇(街道)调委会为支点、1362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37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各级个人调解工作室为延伸的立体化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为织密人民调解网络,市司法局印发了全市“人民调解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聚焦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调解员能力建设、业务规范建设、制度建设和品牌建设五项提升行动,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同时,召开全市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会,积极推动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在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行业领域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年均调处复杂疑难交通事故纠纷和医疗纠纷共600余起。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张凤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评为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个人。

此外,市司法局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法落实“五规范”(组织、制度、工作、场所、经费)和“六统一”(名称、印章、标识、程序、文书、统计),确保其中立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锻造调解精兵 提升专业能力

为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市司法局坚持“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明确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选任标准。按照县级人民调解中心、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乡镇(街道)调委会、村(社区)调委会分别配备5名、3名、2名、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标准,全市已配齐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374人,其中专职调解员1614人,通过优化队伍配置,形成了“哪里有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就扎根在哪里;哪里群众有需要,人民调解员就出现在哪里”的工作格局。

在能力提升方面,我市坚持“分级负责、以县区为主”原则,累计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78场次,培训1899人次,持续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调解技能。市司法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全市民事法官与骨干人民调解员同堂培训活动,组织70名乡镇调委会专职调解员与法官参与集中授课、交流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了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全市积极探索提质举措:临颍县开展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评选出三级调解员27名、四级调解员8名,进一步激发了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舞阳县和源汇区扎实推进人民调解案卷质量评查工作,从卷宗档案格式、调解程序合法性、协议条款合理性、回访记录完整性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调解工作质量。

完善工作机制 促进多元化解

矛盾纠纷如何实现“一站式”化解?怎样让调解工作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市司法局通过完善工作机制给出了答案。该局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严格落实基层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工作机制,纵向强化“村(社区)周排查、乡镇(街道)月研判、县区季分析”的预警机制,加强对辖区矛盾纠纷类型、特点和规律的分析研判,把握矛盾纠纷的变化趋势,提高预防的针对性和调解的实效性;横向持续深化诉调、访调、警调对接工作机制,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完善诉调对接工作定期会商机制,在全市全面推行“两所一庭”联合调处工作机制,指导信访事项调委会与信访部门深度对接,共同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质性化解。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