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老师,我考上高中了!”近日,源汇区实验小学教师安冬雁的手机不时收到昔日学生的报喜信息。安冬雁是该校的美术教师兼少先大队辅导员。二十余年来,她坚持以爱与责任在教育沃土上播撒希望。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与她保持着密切联系,而孩子们的成长与惦念,正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深耕教学一线,安冬雁始终将课堂视为育人的主阵地。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她踏实勤恳,在各级公开课比赛中屡获佳绩。她擅长用耐心与创意点燃学生的艺术潜能,一批又一批学生经过她的辅导,在国家、省、市级美术比赛中崭露头角。
“美术不只是画画,更是教会孩子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安冬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的课堂从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描绘家乡的风景,让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这种“接地气”的教学,不仅使孩子们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教会他们用艺术表达对世界的热爱。
除了美术课堂上的耕耘,她还把少先队工作视为“塑造灵魂的事业”,倾注大量心血。深知这一阵地关乎孩子的品格养成,她从夯实基础做起,逐步完善组织、制度、阵地三大建设,搭建“大队—中队—小队”三级管理架构,让少先队成为孩子们茁壮成长的广阔舞台。
学生干部培养是她心中的“重点工程”。她创设“大队委三年成长计划”,从三年级起持续跟踪:布置任务时,根据孩子特长精准匹配——让性格沉稳的孩子负责宣传,让性格活泼的孩子组织活动;出现矛盾时,她不急于评判,而是引导队员换位思考,使他们在协商中学会包容与合作。三年下来,昔日懵懂的小队员已能独当一面,该校少先队也形成了“老带新”的良性循环。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安冬雁深谙此道。她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她策划的主题队会涵盖“缅怀先烈”“环保行动”“经典诵读”等多个主题,内容紧贴学生身心特点,使他们在参与中领悟责任与担当。
在她的精心组织和推动下,该校少先队“文明监督岗”的小队员每日在校门口提醒同学讲礼仪、守纪律;“流动红旗”“环保小卫士”等评比活动把集体荣誉转化为养成好习惯的内驱力。她还带领少先队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开展公益活动,6年来,800多名队员走进公园、广场和社区捡垃圾、摆单车、助老人。安冬雁说,这些活动从来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明白:善良与责任是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二十余载,安冬雁以爱与责任让每个孩子都发现属于自己的光芒,在默默坚守中诠释师者的初心与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