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1日 星期

教育中的风平浪静


■张杰英

在教育的海洋中航行,既有波涛汹涌的艰难时刻,也有风平浪静的美好瞬间。翻开《等一切风平浪静》这本书,细腻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如点点星光,照亮了我对教师职业的诸多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等一切风平浪静”这句话宛如一句箴言,时时提醒我尊重教育的节奏、相信耐心的力量。课堂上,我们常常期待学生能够迅速理解知识、积极回应提问,可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就如同花朵各有花期。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则需要反复琢磨、多次练习才能掌握相应的知识。此时,教师的等待就成了一种必要的姿态。

我想起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叫小杨,在美术学习上总是稍显吃力。起初,我也会着急,尝试用各种方法给他反复讲解,恨不得他立刻开窍。但是,我越着急,他就越紧张,错误反而更多了。于是,我调整心态,不再急于求成,而是给他制订了学习计划:分步骤学习、耐心陪伴、慢慢前行。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等待一场花开。我知道,只要用心浇灌、耐心守候,终有一天他会绽放。果不其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杨的素描有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重拾自信,眼中燃起对知识渴望的光芒。

《等一切风平浪静》让我深刻体会到,共情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在师生之间,它更是沟通桥梁的基石。每个学生都带着独特的家庭背景与经历走进校园,其行为与想法背后,往往藏着我们未曾知晓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班级里的小旸同学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也总是心不在焉。我察觉到她的异样,课后便找她谈心。起初,她只是低头不语。我没有追问,只是轻轻地握住她的手,说自己小时候也曾不开心、不想说话,那种被烦恼萦绕的滋味真不好受。也许是我的这番话触动了她,她慢慢地抬起头,眼含泪花,向我倾诉了家里发生的变故以及她的忧虑与无助。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真正站到学生角度,共情他们的痛苦与困惑,才能推开他们的心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无论是学业竞争的焦灼、同伴相处的困扰,还是家庭期望的重负,我们要用柔软的心去包容他们的不足,用理解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偶尔的犯错。

教育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疲惫,会有迷茫,也会遇到数不清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怀揣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保持耐心、共情与理解,那么无论遭遇怎样的狂风暴雨,终将迎来风平浪静的美好时刻。那些曾经为学生进步而欣喜、为他们的挫折而揪心、为解决班级问题而绞尽脑汁的日子,都将汇聚成教育生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在等待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学生优异的成绩与良好的品德,更是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见证生命绽放的深深感动。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