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14日 星期

于汝俊:退而不休的杏林坚守者

于汝俊在为患者号脉。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当大多数古稀之年的老人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时,82岁高龄的退休医生于汝俊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中医临床诊疗,为患者治疗疑难杂症,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8月8日,在舞阳县中医院于汝俊医生的诊室内,病人一拨接着一拨。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于汝俊的记忆力却好得惊人。“你爱人姓王,一家人都在我这儿看病。”他简单的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他坚持手写药方,字迹工整清晰。面对患者索要私人电话的请求,他总是欣然应允。

“花钱不多,效果还好。”这是患者对于汝俊的评价。在临床实践中,他在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时令病时得心应手,擅长运用张仲景的经方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和多种内科疑难病症,尤其在处理老年病、亚健康体质调理控等疑难杂症方面很有经验。

“之前遇到一位患者因胃胀饭后明显伴嗳气,知饥却不敢随意饮食,多次治疗无果,问诊于医生。”科室人员回忆道,“于医生不断调整药方并叮嘱患者改善日常饮食习惯,并给予中医贴敷等中医外治疗法,患者终于痊愈。”

“重德轻利求疗效”是于汝俊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行医的准则。他开方时喜欢用常见中药,尽量避开名贵药材,强调用便宜的药治棘手的病。“每一个病人都不容易,我们要多作换位思考。”他经常这样告诫学生。

在问诊技巧上,于汝俊强调要耐心倾听病人自述,敏锐地抓住关键词和主症,了解病人的体质和生活环境等信息。“于医生用很柔和的提问方式,让病人把没说出来的担心、不好意思说的难言之隐,或者自己没意识到的症状都讲出来。”学生这样评价他的问诊艺术。

诊室的书柜里,按年份整齐摆放着多本门诊病案。这些用心写出的病案,是于汝俊退休以后问诊把脉的大数据库,也是他写书的第一手资料。“中医有没有效?翻我这个本子就行了。这都是保留下来的完整记录。”于汝俊说。他还尝试在直播间发布中医科普内容。“调理脾胃,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尽量少吃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此前,于汝俊在舞阳县人大代表直播间向大家介绍健康知识,赢得网友称赞。

除了日常看诊和兼职科普以外,他还深知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尤为重要。“我对学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热爱中医、乐于奉献、人品不错,我就愿意带。”于汝俊不设学历门槛,非常欢迎基层中医来学习。目前,他授课带教的学生已有百余人,均已成为医院的重要骨干力量。

一周五天坐诊,于汝俊依然精力充沛,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工作之余,坚持每天运动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他的养生观源自《黄帝内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简单来说,就是饮食有节制,不熬夜,中午休息,坚持运动但不过量,保持良好心态。他特别强调少吃盐,每天控制在5克左右,认为“体强谓之健,心宁谓之康”。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能够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情,同时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才不枉此生。”于汝俊这样诠释自己的人生追求。工作50余年,那些泛黄病案里记录的不仅是药方,还有一颗退而不休、为病人服务的真心。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