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云
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潜藏着一片大海,随着情绪而波动,时而平静柔和,时而泛起涟漪,有时也会掀起惊涛骇浪。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会因为外界的一些刺激,情绪反应强烈,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我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周末,与我搭班的林老师气冲冲地给我打电话:“戴老师,你们班小雨太过分了,在我的QQ上留言,说我误人子弟,说遇到我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听得出,这个初登三尺讲台的同事受到的伤害不小。
但我挺纳闷的:一个平时开朗的男生为什么会对一名新教师那么憎恨呢?是什么刺激了他?
我马上联系了小雨:“你和林老师之间有什么误会吗?”
提到林老师,小雨立马激动起来:“她算什么教师,根本不懂得尊重学生……”
小雨说:“我在楼梯拐角处打水,林老师路过,竟然无缘无故白了我一眼。”那个眼神如此轻蔑,深深地刺伤了他的自尊。
听了小雨的“控诉”,我去找林老师核实。林老师说,当时她可能侧身看了小雨一眼,并没有轻蔑的意思,小雨一定是误会了。
星期一,我找到小雨,轻声劝导:“林老师跟我说她只是无意看了你一眼。你一个男生也太敏感了吧。”
小雨愤愤地说:“她肯定不会承认白了我一眼!作为一名教师,她凭什么无缘无故看不起学生。你也是教师,当然会帮她说话。”
小雨越说越激动,竟然将“战火”蔓延到我身上。看来简单的讲道理或者调解不能解开他的心结。
我想起心理学著名的“疤痕实验”:被试者的额头被画上丑陋的疤痕,他们走在街头,感觉所有人对自己一脸嫌弃,无礼地盯着他们额头上的疤痕。实验结束后他们才知道,原来在出门前,那些疤痕已经被心理学家偷偷擦掉。
等小雨平静了些,我就把这个“疤痕实验”讲给他听。小雨将信将疑。我说:“既然你不相信,那我们不妨来个情景重现。你本色出演,我来扮演林老师。”
在第一遍情景重现中,我扮演的林老师在路过饮水机时,真的白了小雨一眼。在第二遍中,我则是无意识地看了小雨一眼。
演完之后,我让小雨对比手机拍摄下来的画面。小雨觉得当时林老师的状态和第二个视频里比较一致,随即低下了头,明白了自己误读了林老师的眼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件事结果往往会不一样。当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之后,是不是应该及时沟通,以免造成误会?”我给小雨看了他给林老师QQ上的留言截图,“如果你是林老师,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过了一会,小雨哽咽着说:“我错了,我不应该伤害林老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你也不是故意的,但男子汉要知错就改。你自己想办法化解这次误会,消除不良影响。”我没有告诉小雨该怎么做,而是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解决问题。
小雨的补救措施很到位。他向林老师道歉,并向班级里知道这件事的同学解释事情的真相。
小雨真诚的道歉,得到了林老师的谅解。林老师还表扬小雨很勇敢,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