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安全的核心在预防。该区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特种设备、工贸等关键领域,紧盯学校、医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采取清单化管理、闭环式治理模式,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一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排查隐患794处,整改707处,约谈8家,立案处罚9家,形成了强大震慑。
“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企业实现了‘主动自诊’。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发现的476处重大事故隐患中,379处系企业自己‘揪出来’的,自查率高达79.6%!”郾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建华介绍说。在主管部门有力督促下,全区企业自查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能力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所有重大事故隐患均已录入区重大事故隐患库,实行限期整改、对账销号。目前已整改469处,整改率达98.5%。
应急演练求实效,练就“实战硬功夫”。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郾城区各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针对综合、专项及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真演真练。特别要求危化品领域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其他领域也必须按要求落实。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类应急演练421场次。从工厂车间到校园课堂,从养老机构到居民小区,各类人群的快速反应能力、疏散避险能力和初期处置能力在一次次贴近实战的“大练兵”中得到有效提升。
为确保安全基础投入稳定、规范、有效,郾城区建立完善《郾城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推动安全投入制度化,全区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机械制造、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的47家企业先后建立规范的安全费用台账。
“五化”一体,协同发力。通过系统性重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防控、应急、保障链条,郾城区成功将治理关口前移,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陈帅鹏 张 星